
别再用“玩游戏”来看待电竞(别再用玩游戏来看待电竞行业)
在网络快速发展的今天, “电竞”这个字眼越来越走进了公众的视野,但总有人会将打游戏与电子竞技混为一谈,但电竞行业和打游戏是不一样的概念。
电子竞技运动,就是利用电子设备作为运动器械进行的、人与人之间的智力对抗运动。电竞行业就是与电子竞技运动相关的行业,而职业电竞选手,只是其中的一类职业。2003年11月,国家体育总局正式批准将电子竞技列为国家第99个正式体育竞赛项。2008年,国家体育总局将电子竞技改批为第78个正式体育竞赛项。
游戏则是娱乐,我们通过打游戏来获得精神世界及身体的放松,而电子竞技除了能够锻炼思维能力、反应能力、心眼四肢协调能力,更多的是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的博弈。电竞作为一项竞技赛事,只有拿了第一,才有资格去快乐。 “没有人会理解替补席看着比赛场上热情激烈心中的暗淡”,职业选手的竞争行业是激烈的,电子竞技的黄金年龄在16~23岁,年龄变大手眼协调能力与反应能力都会逐步下降,某位职业选手曾经说: “在这个领域,能被俱乐部选上的都是万里挑一,能上场的都是十万里挑一,但是能出名的却是百万里挑一。”到最后,黄金年龄不再,所以无法稳定自己的首发,无法打出自己的知名度,青春就过去了,这也是很多人不认可电竞的原因。
随着众多电子竞技的IP进入聚光灯下,比如霸屏热搜的《亲爱的,热爱的》里面的“韩商言”与《全职高手》里的“叶修”,他们突破了次元壁走向我们的生活当中,拉近了电子竞技与我们的距离。当今时代是电子竞技发展的大好时代,电子竞技也是一个很值得期待的新兴产业,实际上,电竞产业可分为上游、中游、下游,其本身就是一个超长的产业链。在这个产业链上,并非所有人都要到上游去“电竞”,下游服务人员更是众多。除了一线电竞选手外,还有为其服务的俱乐部及策划、运营、宣传、教练、主播、解说、后勤人员等。
所以,我们更应该理性的看待电竞问题,这个问题不仅仅是一场游戏的较量,也是我们对青少年的引导与新兴行业引导的较量。